东汉末年,天下群雄相接崛起,各路诸侯纷纷争先抢后的掠夺汉室土地,尤其是袁术这位诸侯,原本乃是十八路诸侯中最具有实力的一位,可却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便直接称帝,从而引来了天下诸侯的讨伐,最终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不过要说最具有实力的诸侯那当属“魏国”曹操、“蜀汉”刘备、“东吴”孙权,从而使那个年代叫做乱世三国。
小编今天先不直接带领大家进入正题,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战国的事情。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叫做赵奢的大将军,他乃是东方六国的八名将当中的一个,曾阏与之战中一举歼灭数十万秦军,由此一战成名。赵奢有一个儿子叫做赵括,年轻时极其喜欢钻研兵书,包括有时候赵奢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让这个儿子一同想办法,解决当前的难题。赵括其实是有一定能力的,否者在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怎会让赵括顶替了老将廉颇的职位。由于赵括过于着急,直接导致四十万赵兵被秦国坑杀。赵括之所以会兵败,完全是只知道搬兵书上的兵法,并不知道及时的变通,从而失败。因此,赵括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
三国时期,有一位将领也曾走了赵括的老路,他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过程当中,奉命镇守街亭,最后被张郃击败,间接性的导致了街亭失手,以及第一次北伐的失利。这位将领正是马谡。
“纸上谈兵”向来都是兵家大忌,然而马谡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行,并不具备担任一方的统帅,可他却依旧我行我素,被诸葛亮重任之后,直接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放弃水源将所带来的蜀军全部驻扎到了南上之上。当时有一位叫做王平的副将劝说过马谡,可马谡却不采纳他的意见,甚至还痛斥王平。马谡自以为仗着南山的地势能够打张郃一个措手不及,可他没想到的是张郃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直接切断了山上的水源,最终使蜀军内部发生大乱,最终落败。
赵括已然是一个前车之鉴,可马谡却依旧按照兵法上的方法布置军队,这究竟是为何呢?
不是有一个“当局者迷”的词语么,马谡之所以会走了赵括的老路,这与他本身的自负有着很大的关系。马谡向来都认为自己是比较有才华的,觉得自己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当年马谡跟随诸葛亮一同征战南蛮孟获的时候,曾向诸葛亮提出要想彻底制服难南蛮,必须要以攻心为上策。诸葛亮则听了马谡的建议,先后七擒七纵孟获,最终使南蛮不在想着谋反。说白点,马谡在观察整个局势的时候,直接使用兵书上的办法或许可行,但让马谡独自担任一方统帅,则就有点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了街亭丢失。
要说是谁给了马谡这么大的信心,那必然是诸葛亮。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则是因为诸葛亮对马谡的哥哥马良感到愧疚,因此对马谡也是极其的信任以及重用。南蛮之战爆发的时候,马谡只说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十六个字,但是真正将这些做成实事的乃是诸葛亮。诸葛亮的种种行为都使马谡感到自信心极其的膨胀。小编觉得如若让马谡做参军,那是最合适不过的,可要让马谡担任一方统帅,那必然酿成大错。可惜诸葛亮没有看出来马谡的才华,方才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利。各位读者觉得小编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