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小伙
长期拿卫生纸掏耳
导致耳朵越掏越痒
越掏越频繁
突然有一天疼痛
听力下降
粘液流不停
到底怎么回事
↓↓↓
22岁小伙张骏平时就有拿卫生纸掏耳的习惯,只要耳朵一痒,他便拿着随身携带的纸巾,搓成细条状来挠痒。三天前,他突然感觉自己的左耳听力有所下降,就连拿耳机听音乐时音感也明显降低,紧接着左耳还持续出现愈演愈烈的闷痛、胀痛感,耳道也总觉湿漉漉的不干爽。直到早起时,半边枕头被左耳流出的白色粘稠液体浸湿,害怕的他这才赶紧到医院耳鼻喉科看病。
经完善检查,接诊医生发现患者左外耳道道深部贴近鼓膜处被潮湿的灰白色异物笼罩,整个外耳道潮湿,充血明显,经电子纤维耳镜检查,诊断为左耳道内异物伴感染。
为避免异物久滞耳内,伤及鼓膜导致穿孔加重感染、甚至引发重度中耳炎造成听力永久受损,医生立即用盐水冲洗出异物,再给予抗菌滴耳液处理。很快,张骏的左耳闷胀不适感消失、听力明显恢复。
看着从耳内冲洗出的纸屑碎末,张骏悔不当初。医生说,纸巾比较柔软,很容易折断或遗留纸末在耳内,一旦脏水进入便会导致纸质膨胀扩张,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因异物靠近患者的鼓膜,便影响了其传达听力的功能,时间一长,造成感染引发疼痛及耳漏(患者耳内粘液流出的现象)。好在就医及时,经紧急处理,其左侧耳道内虽明显充血,但鼓膜依然完好。医生叮嘱切不可再大意,一定不要再自行掏耳,并在严格遵医嘱滴用耳液的同时,务必保持耳朵干燥,避免脏水或异物再次进入耳内。
因不好的掏耳习惯引发意外的事件屡见不鲜。耳道皮肤本身具有自我清洁和自我保护的功能,耳道内的耵聍 (俗称耳屎)原本就能通过咀嚼向外排出,并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促排,医生指出,习惯性的掏耳不仅会损伤外耳道皮肤还会打破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加重瘙痒不适等耳内疾病的发生。提醒,日常若出现耳内搔痒不适,可用指腹轻柔外耳道口缓解,一旦发生频繁瘙痒或者耳内有大量硬质结块的耵聍影响听力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进行处理。
看来还真不能随意掏耳朵
如果长期积累耳屎
需要清理耳道
那么,应该注意这些
不要用棉签掏耳朵
棉签一直是大家公认的掏耳朵必备神器,柔软、干净的棉花掏起来安全又放心。事实上,棉签掏耳朵非常容易引起耳内感染。
棉签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耳道更窄,胖胖的棉签头,会把耳垢推向耳朵更深、更难清理的地方,这样耳垢会越积越多,很容易感染发炎。
而一字夹、火柴棍虽然很纤细,但是它们的材质比较坚硬,而且表面粗糙,极易划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内。
掏耳朵时耳朵朝向地面
耳垢轻轻附在耳道上,因此,掏耳朵时可以耳朵朝向地面,用干净柔软的细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剥落的耳垢就会自动掉下来。
但要注意,即使是用软棍,也不能太过深入,以免戳到仅有0.1毫米的耳鼓膜。
一周最多掏一次
掏耳朵越频繁,耳垢越多,一周一次最好,既能防治耳垢堵塞耳朵,又能维持耳道内的“生态平衡”。
冲洗代替掏耳朵
耳道内皮肤干燥,容易引起耳垢堆积,以保护耳道。在耳朵里滴一滴矿物油,可以帮助滋润耳道,减少耳垢沉积。
可以医用棉球,沾点双氧水或者水混合外用酒精,往耳朵里滴几滴,自己在家也能洗耳朵。
如果出现耳垢堵塞耳道或者是疑似发炎,建议立刻前往附近医院的耳鼻喉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来源:湖北经视综合看楚天《楚天都市报》、健康圈整理
编辑:汤巧霞 | 主编: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