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防汛图卷》
黎雄才
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纸本设色
30.4×2788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54年,长江流域遭遇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特大洪水。入夏后,长江中上游14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持续暴雨,在长江和汉江形成一个个洪峰,武汉市水位猛涨。6月,武汉关水位达到了26.47米。8月18日,武汉关水位达到历史最高29.73米,阴风怒号,浊浪滔天,武汉江堤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武汉市政府发起防汛动员,在短短几天内,组织全市各行各业人员10万余人成立防汛抢险大军,奔赴长江堤防,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人民倾全力支援武汉。从各地调集的抗洪物资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往武汉救灾,一场气壮山河的洪水阻击战就此打响。
在汛情最危险的时候,武汉堤防全线吃紧。抗洪大军义无反顾地扛起铁锹,背着箩筐奔上堤岸,巩固堤防、阻击洪水。人民子弟兵与武汉人民一起挖土筑堤,一时间武汉市周边的荒地全部变成了采石场,为长江大堤上的抗洪提供土石。
1954年汛期中的武汉关
在洪峰汹涌的危急时刻,无数防汛人员跃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抵御风浪。当时的汉口江滩没有防浪林,为了化解水势,群众在江滩上建起一列防浪木排,对长江大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洪水淹没了汉口电厂,导致武汉全市断电,排水机无法使用。当时全国唯一一辆发电列车被调往武汉,向全市供电。长江沿岸大堤上,几百条排水长管齐声轰鸣,一起运转,市区的积水徐徐地排入长江,内涝的水情得到缓解。
随着武汉抗洪抢险各项举措的有效推进,武汉关水位也开始慢慢回落。8月,武汉终于战胜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这场抗洪战斗成为我国城市防洪体系与水利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以后的抗洪救灾提供了宝贵经验。
武汉防汛的胜利反映了党和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
武汉人民抗洪现场
1956年,画家黎雄才根据中国人民抗击武汉特大洪水的壮举,创作了国画长卷《武汉防汛图卷》。这是一件有着“防汛诗史”美誉的新中国山水画经典,以纪实叙事的表现方式和全景式构图,在近30米长卷上再现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场面。
1954年,黎雄才亲身参与了武汉抗洪。他在防汛第一线坚持写生,带着速写本,骑着单车来回奔忙于大堤之上,记录着惊心动魄的救灾抢险过程,绘制了大量写生稿,因此画作具有浓厚的纪实风格。
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写生稿》之一1954年
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写生稿》之二1954年
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写生稿》之三1954年
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写生稿》之四1954年
全卷以整个防汛历程发展的时间为线索,自右而左分为12段陆续展开。12个段落之间,以大堤、江面、树木、建筑等承前启后巧妙过渡,虚实相生开合有度,衔接自然不着痕迹。这12段场景之中,又有着一开一合,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节奏变化,使整幅画卷富有韵律,充满张力,调动着观众情绪在移步换景间随之波动。
作品起始,测量员在测量上涨的水位向指挥部通报。堤坝上书写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等标语,人们投入到紧急的抗洪抢险之中。成百上千的群众正在分秒必争地向堤坝上运送土石。
画面的高潮出现在狂风暴雨之中,洪峰即将冲破江堤之际。起初大段留白表现的开阔江水迅速演变成惊涛骇浪。岸上的人们扛起沙袋飞奔,战士们跳入江水中筑起人墙。民用拖拉机、军用卡车满载物资,不断奔忙。画面把防汛抢险中最紧急的场面以极具冲击力的笔墨展现出来。
暴雨中的抢险场面作品局部
暴雨过后,天气平静下来,生活工作秩序慢慢恢复。群众和少先队员到抗洪抢险的工地洗衣做饭,支援防汛前线。此时的码头和江面呈现出忙碌的景象,帆船如林,小火轮穿梭。全国各地把各种抗洪抢险的物资运到这里,体现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抗洪精神。
大坝的另一面是填塘固堤工程现场,也是画作中人最多的一个场景。土方填塘是当时抗洪防汛中的创新举措。群众智慧在抗洪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战斗中的人民也是画作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填塘工程作品局部
画卷不断展开,两岸的抽水机之间又是空旷的江面,蜿蜒曲折的防浪竹排连成了一道“水上长城”,给江面增加了韵律感。随着画面转入青绿色调,农民们重回家园,抓紧恢复生产,互助修葺房屋。
农民重回家园安居乐业作品局部长卷最后,天空中的暖色愈来愈浓。在金色的田野中,农民在辛勤地收割庄稼。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洒下一片绯红的霞光。这预示着美好的明天即将来临,也象征着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展望美好未来作品局部